(一)关注项目改造标准的制定及完成情况
标准既需要理论支撑,也需要实践应用,最主要的是居民需要。通过查阅该县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实施计划及相关会议纪要,对比全县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查看是否充分调查居民意愿,是否进行现场勘查,对改造技术和交付标准是否制定统一标准,个别小区的改造技术和交付标准存在差别化是否附有民意调查表或现场勘查记录。通过现场实地查看项目,老旧小区周边是否有闲置的厂房、办公楼、空地,闲置资产是否已经列入规划,用于加装电梯、文化体育和养老服务设施等完善和提升类项目。
(二)关注工程建设程序合规性及物业等长效机制建立情况
查看施工图设计及民意调查表是否自相矛盾,立项、可行性研究和开工报告的时间顺序是否本未倒置,实地查看老旧小区的改造成果、改造标准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若不一致,是否存在因施工图设计不科学或者缺乏民意调查导致工程变更多、投资额超支等影响改造效果的情况。完成改造的小区是否有意识地引入物业管理,建立房屋維修基金等长效机
制。
(三)关注工程质量及后期监管情况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与新建项目存在很大差别,工程招标设计、施工监理和造价咨询等相关单位拟定的合同要字斟句酌地商讨,更要关注签订的合同是否按照适宜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施工合同是否按中标文件签订,中标文件的工程量是否细化为合同约定的条款,价格是否标准、合理。关注小区设计图纸,对主要材料标准、节能改造标准和工程设计标准进行核实,对工程变更设计的合理合规性进行审查,在工程现场对照图纸审查是否照图施工,是否存在降低项目建设标准等方面的问题。
(四)关注资金的筹集及使用情况
通过查阅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根据项目规划的年限、纳入改造的老旧小区数量、总投资额、资金到位情况及相关会议纪要,重点关注是否存在资金投资不足仍超前规划、"贪多嚼不烂"等情况。关注单位会议纪要、工程施工合同、设计变更及工程签证相关内容,对比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等一系列相关资料的时间逻辑关系来审查工程结算及决算的真实性,依照“先有车后有辙"的理念来核实工程结算及决算的合理性,关注工程是否按照应有的进度结算,进入工程现场对照工程内容与现场完成内容是否完全相符,抽审工程结算量的完整性及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