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论坛
2025年07月18日
天气
站内搜索:
登录
|注册
申请发帖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如何读懂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是新时代召开的第二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距离上一次召开已有十年。这两次会议分别在“十三五”和“十五五”即将开局之际召开,体现了城市发展规划和国家发展规划的同步谋划、同频共振。会议鲜明指出,中国城镇化已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主线从大规模增量扩张切换到“存量提质增效”的新阶段。这一判断背后是城镇化率已达67%的现实基础与662亿平方米城镇房屋的更新需求。

一、城市发展:从外延扩张到内涵提升的深层转型

中国城市正经历发展逻辑的根本性重构。过去十年间,城镇化率从54.77%跃升至67%,新增城镇就业超1.5亿人,高速扩张期积累的庞大存量空间,如今成为发展的新起点。

会议将“城市更新”定位为“重要抓手”,明确要求摒弃大拆大建,转向以“留改拆并举”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这与2015年会议提出的“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形成鲜明对比。变化源于基本面深刻重构:经济逻辑之变,土地财政依赖减弱,房企投资聚焦核心区域,三四线城市库存显著下降;空间需求之变,全国城镇房屋存量达662亿平方米,市政管网超360万公里,维护改造需求超越新建需求;政策导向之变,今年5月《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明令禁止大拆大建,强调“改造利用为主”。城市更新不再是房地产调控工具,而成为承载“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目标的系统工程。

二、政策解码: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七大新坐标

会议部署的七大任务构建了新时期城市工作的“KPI清单”,每一项都直指痛点:一是现代化城市体系,打破“摊大饼”模式,构建“组团式、网络化”城市群,将县城作为城镇化关键载体;二是创新城市动能,绑定“新质生产力”培育,通过城市更新激活存量空间创新功能;三是宜居城市建设,首次将“好房子”纳入更新机制,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与生活性服务业升级;四是韧性安全基底,严控超高层建筑,推进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强化内涝治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城市”理念六次出现在会议文件中。这要求城市治理从GDP导向转向“人本体验”——一套可达的社区服务、一条安全的街道、一种可感知的城市温度,成为衡量城市品质的新标尺。

三、市场前景:十万亿赛道的新逻辑

城市更新正释放巨大经济潜能。据社科院专家测算,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8.6万亿元,2030年有望攀升至10万亿级,带动家具家电、技术交易等多产业链发展。

新模式的难点在于资金平衡。城市更新项目回报周期长达20-30年,2024年全国实施6万余个项目,但完成投资额降至2.9万亿元,反映复杂项目推进难度增大。

创新融资模式正在破局,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安排1350亿元支持地下管网改造;28个城市设立更新基金,总规模达4550亿元;探索“土储专项债”收储城中村拆出地块,破解收益平衡难题。

四、技术赋能:数字化重构空间治理范式

规划技术创新正为城市更新注入新动能。华南农业大学团队研发的多利益相关者视角优化模型(MSP-URPO),通过耦合可解释机器学习与多目标优化算法,量化分析政府、居民、开发商等主体的决策影响力。

在深圳实证研究中,该模型精准识别3.28% 的高潜力更新地块,并发现居民决策贡献率达33.69% ——为破解传统更新中多方博弈难题提供科学工具。

地方实践更早迈出步伐。浙江省2023年推出的改革方案,构建了“规划建设管理”数字化场景,打通“详细规划—建筑设计—施工建设—运维管理”全链条。

五、未来坐标:2030可持续更新之路

随着“十五五”临近,城市更新呈现清晰演进路径:

目标锚定:《意见》设定2030年城市更新取得重要进展,意味着未来五年是机制成型关键期

模式深化:从“拆除重建”转向“微改造+功能置换”,如上海地铁沿线城中村采用“拆整结合”模式

技术融合:实景三维中国、数字孪生技术将变革规划分析决策,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军指出时空信息正赋能国土空间规划新范式

核心命题在于平衡多元价值。正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所言,新阶段需彻底摒弃规模导向路径依赖,在品质提升、功能完善与民生改善中探寻新增长空间。

城市更新的终极目标不在“更新”本身,而在重构人与空间的关系。当67%的中国人生活在城镇中,这场空间革命将决定我们能否获得更舒适的家园、更便捷的街道、更富生机的社区。

随着中央财政200亿元专项资金投向第二批20个更新试点城市,一场以“品质”为度量衡的城市场景革命正在加速铺开——其成败不仅关乎房地产新模式构建,更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文明的底色。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高文杰
帖子:3
粉丝:2
回复:8
发表于 2025-07-18 09:01
1

一场以“品质”为度量衡的城市场景革命正在加速铺开——其成败不仅关乎房地产新模式构建,更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文明的底色

举报
0
回复
吴怡
帖子:1
粉丝:2
回复:3
发表于 2025-07-18 09:40
2

城市更新的终极目标不在“更新”本身,而在重构人与空间的关系。

举报
0
回复
李国瑞
帖子:0
粉丝:2
回复:9
发表于 2025-07-18 09:41
3

技术融合,核心命题在于平衡多元价值。

举报
0
回复
樊乐怡
帖子:0
粉丝:1
回复:7
发表于 2025-07-18 09:43
4

城市更新将沿着明确路径深化,在平衡多元价值中重构人与空间关系,其成效不仅关乎房地产新模式构建,更深刻影响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文明的底色 ,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锚定新方向,开启城市发展全新篇章 。

举报
0
回复
赵子恒
帖子:2
粉丝:1
回复:6
发表于 2025-07-18 09:44
5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本质是以民生标尺丈量城市发展,让钢筋水泥回归为人本坐标——这既是对“GDP崇拜”的纠偏,更是城市权利向人民的彻底复位。

举报
0
回复
谭辉
帖子:1
粉丝:1
回复:8
发表于 2025-07-18 14:35
6

正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所言,新阶段需彻底摒弃规模导向路径依赖,在品质提升、功能完善与民生改善中探寻新增长空间。

举报
0
回复
回到论坛首页
返回上级
发布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