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论坛
2025年08月05日
天气
站内搜索:
登录
|注册
申请发帖
新时期,勘察设计企业如何做好数据协同?

数据协同将改变企业当前的工作模式,包括组织机构调整、岗位职责重新划分、关键技术及设备应用、平台化配套建设等。数据协同是一个企业整体协同工作解决方案,需要从整体到细节进行多方面梳理,并通过持续优化完善,才能真正起到提质增效的应用效果。

1.  整体策划 

数据协同设计不只是针对图纸设计人员或某一部分特定人员,而是针对企业内部所有人员,是一个整体性解决方案。

工作职责划分为三层:

最底层主要用于帮助一线设计人员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其中包括快速设计、快速校审、快速提资、快速出图、快速归档等,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会持续产生大量真实有效的设计数据。这些大量基础数据通过网络传输技术汇集到数据中心,为企业内部跨单位、跨专业、跨岗位高效协同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以协同设计平台为核心、数据中心为集散地,从项目管理、设计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收集全专业数据,以数据为载体,连接经营、生产、设计过程中的进度、合同、成本、质量、安全、交付、归档等所有信息,形成数据网络,为项目管理、监控提供数据支撑,从而达到减少设计变更、缩短工期、控制成本、提升质量的目的。

中间层是管理层,一个企业拥有多个项目,所有项目都在统一的协同设计平台上运行及管理,项目数据能通过协同平台进行多维度、多场景直观展示。管理人员能够通过项目的动态信息,快速分析出多个项目的进度是否延期、成本是否超支、安全风险隐患等数据,有效进行项目的资源调配、进度监控,为企业各业务间数据协同打下基础。

最顶层提供完整真实的项目信息,便于企业通过多维度的信息归总、分析,为正确经营和决策设定方向。

2.  建立数据标准

企业针对图纸设计内容发布相应的设计标准,但只停留在电子文档中,没有进行数据标准化,无法直接在设计过程进行自动化匹配。在图纸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各自为政、随意设定,一方面可能造成设计成果下游专业理解障碍,加大沟通成本;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因此,针对设计范围和业务特点,需完善企业设计标准,同时进行数据化转换,将设计活动或过程标准化。

设计标准化的内容主要包括:设计企业不同领域对专业的叫法不一,为保障多组织、多专业协同,需将专业进行专业名称代码数据标准化;阶段名称代码数据标准化;规范项目文件命名及存档方式,包括图纸及各种文档资料;设计成果版本数据标准化;分专业制定统一的项目设计模板,设计模板中包含各专业图层、字型、线形等;制定标准的项目计划进度表、提资模板、校审记录等;按项目设计类型归纳设计标准图,设计标准化对外可以保证高质量的设计成果,对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同时,协同与标准化两者可以成为一个整体,配合协同工具一并做到标准化设计。

在企业内部,制定统一的相关标准,协同设计平台各业务子系统之间以及与其他信息管理业务系统之间,所有数据都按照统一数据格式进行导入、处理、输出,基于统一标准接口解决数据对接、数据互通的基础问题。

3.  数据中心建设

互联网时代,大量人员行为数据、业务数据如何存储、利用成为一个重大问题。如果采用现有的磁盘和服务器存储方式,不仅在数据保障、存储安全上存在重大隐患,也不利于高效提供数据管理及应用。建设统一存储、管理及应用于一体的数据中心,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数据中心提供以下几种能力:

数据集成能力。通过数据中心与各业务系统集成,将各业务系统提供的管理数据、生产数据、设计数据统一汇总,为数据中心提供全面基础数据来源。

数据融合能力。进入数据中心的数据都被转化为统一标准的数据,并且和原有数据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张巨大的数据和信息网。一旦数据网中的某个数据发生变化,与其关联的数据所有者会接收到变更信息。

数据追踪能力。对数据版本进行管理,使得各专业能方便查找和追溯到任何关键的历史数据,从而避免数据版本错乱或丢失。

多维存储能力。原始存储方式只能进行电子化图档文件存储,对于多维数据存储无能为力。数据中心用以存储结构化、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的设计成果,取代电子化存储成为设计企业的基础资料库、信息库。

4.  关键技术应用

一是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产生的结构化、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等多维度海量数据分析处理。通过建立相关的业务管理模型,进行企业数据分析、处理,从中挖掘潜在的价值,并结合分析结果进行预测反馈。随着设计企业协同设计的实施推广,项目管理过程的数据也将成倍增加。对这些数据进行收集沉淀、分析再利用,有利于企业更好地预测项目风险,优化项目管理过程,帮助设计人员提取设计经验及问题,并为相关后续项目提供借鉴。

二是分布式存储技术。国内设计企业机构多、分散在全国各地,人员众多,产生的数据量大、吞吐量高,普通数据集中式管理存储存在性能及扩展瓶颈,采用设计企业总部—分支机构多地建设数据中心分布存储模式可以解决,通过将存储设备按组织机构分散地域分布部署,数据按最近数据中心原则就近存储,将数据分散存储于多个数据中心,各个数据中心通过专线网络相连,对这些数据中心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从而大大缓解带宽压力,消解传统的本地文件系统在文件大小、文件数量等方面的限制。

5.  平台化建设

设计成果数据是设计企业的显著特征和重要价值,从数据集成价值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只有建立协同设计平台,以项目执行全过程为主线打通管理过程与设计过程,以制度和规范调动各参与部门能动性,通过数据中心融合各专业数据,才能实现多专业数据协同设计。

通过数据协同设计平台实时获得真实有效的数据,同时建立和形成企业的公共数据库,形成企业的数据资产,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基于数据驱动进行经营管理和决策。通过企业数据协同设计平台,实现企业各级组织在项目各阶段的任务协同、业务协同、数据协同,进而实现组织各方的共享协作,逐步形成高效协同设计工作平台。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何励晗
帖子:1
粉丝:0
回复:7
发表于 2025-08-05 09:35
1

数据协同提效,勘察设计管理新范式

举报
0
回复
回到论坛首页
返回上级
发布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