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质与方案:安全根基的三重保险
1. 特种作业持证
架子工必须持有住建部门核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6年,每2年复审)
新型架体(如爬架)搭设单位需具备安全生产许可证
2. 方案编审铁律
50米以上落地架、20米以上悬挑架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超过一定规模需组织5人以上专家论证(附专家签字页)
3. 交底签字留痕
采用"三维交底法":文字说明+3D动画演示+现场实操指导
交底记录需三方签字(技术负责人→安全员→作业班组)
二、材料验收:脚手架的"基因检测"
检测项目 合格标准 淘汰标准
钢管 外径48.3mm±0.5,壁厚≥3.0mm 锈蚀深度>1mm或压扁变形
扣件 抗滑承载力≥8kN 螺栓滑丝、铸铁裂纹
脚手板 冲压钢板块重≥20kg 木板腐朽、竹片断裂
安全网 冲击试验后网绳不断裂 破洞面积>5cm²
警示案例:某项目使用壁厚2.5mm的"瘦身钢管",导致架体失稳坍塌
三、搭设规范:毫米级的生死把控
1. 基础处理
回填土地基压实系数≥0.94,混凝土垫层强度≥C20
立杆底部设置可调底座(可调高度≤300mm)
2. 结构参数
步距≤1.8m,跨距≤1.5m,剪刀撑连续设置无间断
悬挑架钢梁锚固长度≥1.25倍悬挑长度
3. 连墙件设置
两步三跨或三步三跨布置,采用刚性连接(预埋钢管+扣件)
架体高度>50m时,连墙件密度加倍
四、防护体系:立体防护网构建
1. 三道防线
第一道:作业层脚手板满铺(端部固定+挡脚板18cm)
第二道:密目网全封闭(每10cm²≤2000目)
第三道:临边设置1.2m高钢制防护栏杆
2. 特殊部位
通道口搭设双层防护棚(层间距≥500mm)
卸料平台限载3kN/m²,设置独立生命绳
五、人员管控:三色马甲+智能监控
红马甲(高危作业):架子工、焊工等,佩戴智能安全绳(实时监测心率、位置)
黄马甲(普通作业):每日岗前"安全三问"(防护用品、隐患整改、风险点)
蓝马甲(管理人员):推行"无人机巡检",自动识别未系安全带等违规行为
六、过程管控:四时段安全禁令
1. 搭设阶段
立杆垂直度偏差≤1/500,同步设置临时支撑
每搭设完一步架需进行载荷试验(加载至设计值的110%)
2. 使用阶段
禁止集中堆料(单点荷载≤300kg/m²)
六级以上大风立即启动"三断"机制(断电、断人、断料)
3. 拆除阶段
严格遵循"由上至下、先横杆后立杆"顺序
拆除半径10m内设置硬质围挡+警示灯
七、验收管理:三阶段必检机制
阶段 检查重点 工具
基础验收 地基承载力、垫板平整度 经纬仪、水平尺
连墙件设置、剪刀撑连续性 激光测距仪
防护设施完整性、超载试验 荷载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