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论坛
2025年07月07日
天气
站内搜索:
登录
|注册
申请发帖
开源?闭源?

18世纪末,当瓦特的蒸汽机的轰鸣声第一次响起,撕碎了手工纺车的寂静。贵族垄断的纺织行会,顷刻间土崩瓦解。两个世纪后,类似的事件再次上演。开源的DeepSeek,冲破了Open AI用高昂训练成本GPT-4搭建的数字“高墙”。

这是开源与闭源的初次交锋,以开源的胜利宣告结局。

15年前,在伯克利大学中,一套只包含了不到50条指令的全新指令集诞生。这套指令集被称为RISC-V,为了保证RISC-V的彻底开放,使用了BSD License开源协议。同样的,作为一种免费开放的指令集架构,RISC-V带着开源属性,狠狠撞向了传统ISA的封闭模式,让全球芯片开发者窥见了“架构平权”的曙光。

开源,势头迅猛

在首届玄铁RISC-V生态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描述了当时RISC-V的现状:“毫不夸张地说,今天RISC-V是中国CPU领域最受欢迎的架构。中国芯片产业和整个芯片生态将会越来越多地聚焦于RISC-V架构。”

当初的言语照进现实,RISC-V的发展在众人拾柴中被推得越来越快。

RISC-V在2024年有非常多的进展。2024年10月是RISC-V的一个重要时刻:RVA 23 Profile(配置文件标准)正式获得批准。这一批准对于RISC-V及其生态系统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这个标准可能听起来有点专业,简单来讲,对RISC-V来说就跟盖房子终于有了官方统一图纸一样重要。RISC-V的作为开源指令集架构,好处就是特别灵活,想咋改咋改。但问题是,如果大家各干各的,最后东西可能就不兼容了。现在有了这个标准,就像给所有盖房子的人发了统一的图纸,芯片设计厂商和开发者照着这个标准来,开发的时候就不会乱套,成本也能降下来。

此外,RISC-V的出现,让芯片巨头们看到了更多可能。英伟达推出了RISC-V战略,并预计仅2024年一年就出货10亿个RISC-V内核。同时,RISC-V基金会会员的数量持续增加,全球已有4400多家会员,预计到2030年,RISC-V架构产品出货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会达到40%以上。对比GitHub上的开源项目的数量,RISC-V架构项目在过去几年里飞速增长,数量达到1万多个,与另外两家的差距持续拉近,极具潜力。

对比性能来看,国际上的SiFive与Ventana走得相对比较快,已经发布了各自的高性能旗舰IP,国内也不逞多让。就在近日召开的2025玄铁RISC-V生态大会上,阿里达摩院宣布,玄铁首款服务器级CPU C930将从3月开启交付。玄铁C930兼容RVA23 Profile,SpecINT2006跑分可达15/GHz,这一性能表现足以媲美甚至超越当前市场上许多主流处理器,RISC-V正迈向高性能,全面拥抱AI。

从当前的进度来看,开源的RISC-V和其他闭源的两大架构,差距在迅速缩小。并且,未来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小。

摘自 澎湃新闻网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回到论坛首页
返回上级
发布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