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论坛
2025年10月15日
天气
站内搜索:
登录
|注册
申请发帖
询价采购中怎样防止供应商跨行业低价抢标

在采用询价方式的政府采购活动中,如何确保具备相应专业能力的供应商参与竞争,从而保障项目质量,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和妥善处理的环节。询价采购流程较为简明,价格因素占比较高,这对采购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有效做好这项工作,关键在于采购准备阶段就设置科学、合理、规范的准入条件和评审标准,提前识别并筛选出不具备相应能力的响应者。建议采用以下具体的方法和策略:

一、源头把控:制定清晰的资格要求和采购需求

这是保障采购质量的基础性环节。通过合理设定资格条件,可以在前期筛选阶段就将不具备相应能力的响应者排除在外。

  1. 设定相关的资质证明
  • 法定资质:如果采购内容属于国家规定需具备许可或认证的范围(例如某些专业设备的生产许可、产品强制认证等),应依法将其列为参与条件。
  • 管理体系认证:可要求供应商具备与所提供货物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如ISO9001),并要求其认证范围涵盖本次采购的产品类别。需供应商提供认证证书及覆盖范围的相关证明。
  1. 要求提供同类项目经验证明
  2. 这是考察供应商是否有相关履约经验的有效方式。可要求其在参与时提供近期完成的、与本次采购内容相同或相似的项目证明,如合同关键页(包含双方信息、标的清单、金额及签章)及对应的履约验收材料。需注意:(1)明确“同类项目”的定义,可根据产品功能、技术特点或应用领域进行描述。(2)要求提供的证明材料应能清晰显示项目内容及成功履约的情况。
  3. 细化、明确采购需求
  • 技术指标:技术参数应结合项目实际需要,设定能反映产品核心功能与性能的关键指标。这些指标应具备专业性,能够区分出供应商的技术理解与响应能力。
  • 明确主要组成部分要求:对产品的主要部分提出明确的性能或配置要求,这需要供应商对本领域的产品构成有基本了解。
  • 提供售后服务方案要求:要求供应商在响应时提交具体的售后服务安排,包括服务响应机制、技术支持能力、备品备件供应及本地服务资源等。不具备相应服务能力的供应商难以提出可行的方案。

二、过程控制:优化采购文件与评审机制

在程序上确保评审过程能够有效考察供应商的综合能力。

  1. 根据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
  2. 若项目技术复杂、预算较高,且法规允许,可考虑采用允许进行多轮谈判或综合评审的采购方式,以便更全面地比较供应商的方案与报价。
  3. 在采购文件中明确符合性审查条款
  4. 在文件中明确规定:“采购人将依据本文件设定的资格条件及采购需求,对供应商的响应文件进行符合性审查。对任何一项强制性资格要求或标注为关键的技术指标未作出实质性响应的,其响应将被视为无效。”这为筛选不具备能力的响应者提供了依据。
  5. 要求供应商提供技术规格响应/偏离表
  6. 要求供应商逐条说明其对技术参数的响应情况,明确标注为“正偏离”、“负偏离”或“无偏离”。对于关键指标的负偏离,可按规定视为未对采购核心要求作出响应。

三、履约监督与信用管理

  1. 做好结果公开与质询处理
  2. 在发布成交公告时,除成交价格外,可依法公示成交供应商的核心承诺信息(如主要资质、项目经验、产品关键信息及服务保障措施等),以增强透明度。同时,应依法及时处理相关质询,维护采购秩序的公平公正。
  3. 严格履行合同验收程序
  4. 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详尽的验收标准与程序。验收是检验供应商是否按约履行的关键环节。如发现交付内容与合同约定不符,应严格依据合同条款及相关规定处理,并追究其违约责任。

重要提示: 所有设定的资格条件、技术参数及评审标准,都必须遵循公平、公正原则,不得设置与合同履行无关的、具有歧视性或排除潜在竞争的不合理条款。对项目经验的要求不得设定特定金额门槛。每一项要求都应与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相适应,并能提供充分的理由说明。

总之,通过综合运用上述策略,采购单位可以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具备相应专业能力的供应商参与竞争,从而更好地保障政府采购项目的实施质量与最终效果。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回到论坛首页
返回上级
发布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