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工程常用材料有铝型材、玻璃、铝板、钢材、石材、岩棉、胶条、密封胶等,以下是相关材料进场验收要点,把好材料质量关,为做好优质幕墙工程打好基础。
1-铝型材
(1)使用卡尺、钢尺等工具测量铝型材尺寸,包括外径、宽度、高度、壁厚等。测量结果应符合设计图纸和产品标准的要求,实际测量误差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根据GB/T 5237标准,实心型材壁厚允许偏差为±0.15mm,含封闭空腔的空心型材部位壁厚允许偏差为±0.23mm。
(2)对于有特殊形状要求的铝型材与带有槽口、凸缘等复杂结构的型材,要仔细测量这些部位的尺寸,确保其能够满足玻璃幕墙的安装和功能要求。
(3)铝型材的色泽应均匀一致、无明显色差,不同批次的铝型材可能会因为生产工艺、原材料等因素导致色差略有差异,因此要特别注意检查同一幕墙项目所用铝型材的色泽协调性,与型材样板进行对比,看是否符合要求。
(4)幕墙铝型材的涂层起着保护铝型材基体免受腐蚀,提供装饰效果的重要作用,涂层厚度直接关系到涂层的防护性能和使用寿命。采用涂层测厚仪,对铝型材的表面涂层进行检查,看检查结果是否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标准。
2-玻璃
(1)使用卡尺、或千分尺等工具测量玻璃的厚度,测量点应选择在玻璃的边缘和中心位置,取多个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玻璃的实际厚度。采用钢尺等工具测量玻璃的长度和宽度,测量时要确保钢尺与玻璃边缘垂直,测量误差应控制在设计及规范允许范围以内。根据GB/T 15763.2—2005《钢化玻璃》,钢化玻璃的长度和宽度偏差根据玻璃的公称厚度有所不同,公称厚度为3、4、5、6mm的钢化玻璃,长度偏差为+1mm/-2mm;公称厚度为8、10、12mm的钢化玻璃,长度偏差为+2mm/-3mm。公称厚度为3、4、5、6mm的钢化玻璃,厚度偏差为±0.2mm;公称厚度为8、10mm的钢化玻璃,厚度偏差为±0.3mm。
(2)观察胶层内部是否有气泡,对于较大尺寸的夹胶玻璃可以分段检查,重点关注胶层的边缘和中心区域,目视观察胶层中是否含有杂质与灰尘纤维等。使用卡尺或专用的胶层厚度测量仪进行测量。可以进行简单的水雾试验,将夹胶玻璃的一侧表面用湿布擦拭,使其表面有一层水雾,然后观察另一侧是否有水雾渗透。
(3)玻璃同一厂家、同一规格的中空玻璃每500块为一批,同一厂家、同一规格的钢化玻璃每1000块为一批,同一厂家、同一规格的夹胶玻璃每500块为一批,复检力学性能(抗风压性能、冲击性能等)指标、光学性能(可见光透射比、反射比和遮阳系数)等指标、热工性能(传热系数等)指标。
3-铝板
(1)使用卡尺、钢尺的工具测量铝单板的尺寸与长度、宽度和厚度,测量结果应符合设计图纸和产品标准的要求。如带有弧形、折边等复杂结构的单板,要仔细测量这些部位的尺寸,确保能够满足幕墙的安装和功能要求。根据GB/T 3880.3-2006《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第3部分:尺寸偏差,铝板的长度偏差±10mm,宽度±5mm。厚度偏差根据铝板宽度不同允许偏差略有不同,当宽度小于1000mm时,A类铝板厚度允许误差为±0.14mm,B类铝板厚度允许误差为±0.15mm;当铝板宽度在1000-1600mm时,A类铝板厚度允许误差为±0.17mm,B类铝板厚度允许误差为±0.18mm。
(2)铝板加强筋是为了确保铝板在安装和实验过程中能够承受预期的荷载,保证铝板的平整度和稳定性。用钢卷尺测量加强筋之间的距离,看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观察铝单板的表面是否平整,有无明显的凹凸不平、波浪状或扭曲现象,幕墙用铝单板表面平整度要求较高,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幕墙的外观效果,特别是在太阳光直射的情况下会更为明显。
(4)用涂层测厚仪在铝单板的不同部位进行多点测量铝板涂层厚度,一般每个单板至少测量五个点,包括单板的正面、侧面、边缘等位置,以获取较为准确的涂层厚度平均值。
(5)查看铝单板的表面是否有气泡、针孔、起皮、脱落等缺陷,这些缺陷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降低铝单板的耐腐蚀性。
(6)铝单板同一品种、同一颜色、同一生产批次,每3000平方一组,每批三块为一组复检力学性能、涂层厚度、硬度等。
4-钢材
(1)检查钢材表面是否有裂纹、结疤、折叠、分层、夹杂等缺陷,裂纹是最严重的缺陷,哪怕是微小的裂纹,也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导致钢材断裂、发生质量事故。
(2)测量钢材厚度时,要在钢板的不同位置进行多点测量。因为钢板在轧制过程中可能存在厚度不均匀的情况,一般在钢板的四角和中心位置测量,取平均值作为钢板的实际厚度,厚度偏差应符合标准要求。根据GB/T 709-2019《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单轧钢板的厚度允许偏差根据不同的公称厚度有不同的规定。对于公称厚度小于30mm的钢板,普通精度的厚度允许偏差范围为±0.3mm。
(3)测量钢尺的长度、宽度,对于大面积的钢板要检查其对角线长度,确保钢板的方正度,两对角线长度之差不应超过允许范围。
(4)检查钢材镀锌层的厚度,主要是为了评估钢材的防腐蚀性能。镀锌层能够在钢材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有效防止钢材受到大气水分、化学物质等腐蚀,延长钢材的使用寿命。
5-石材
(1)使用卷尺等工具测量石材板材的长度、宽度,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石材厚度,尺寸偏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针对天然石材,长度和宽度的允许偏差一般为±2m,厚度允许偏差一般为±1mm。
(2)石材的色泽应均匀一致、无明显色差。对于有纹理要求的石材,应检查纹理是否连续、自然流畅,并且与石材样板进行对比,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图案和风格。
(3)使用卡尺等工具测量背穿孔的孔径,孔径的大小应符合背栓的规格要求,确保背栓能够顺利插入,并与孔壁紧密贴合。
(4)采用深度尺等工具测量背栓孔的深度,孔深应符合设计要求。
(5)石材同一品种、类别、等级、同一供货批的板材为一批,每十块为一组,复检体积、密度、吸水率、压缩强度、放射性等指标。
6-防火岩棉、保温岩棉
(1)观察岩棉的纤维状态,岩棉纤维应均匀丰富,没有明显的成团打结或粗细不均的现象,检查表面是否有杂质与灰尘、泥土、木屑等杂质,会影响岩棉的性能。
(2)使用钢尺等工具测量岩面的长度、宽度、厚度,使用电子秤对岩棉重量进行检查,并计算容重,看是否符合要求。容重在80-120 kg/m³的岩棉保温效果较好,防火岩棉采用容重不小于120 kg/m³。
(3)同一原料、同一品种、利用一定连续生产的产品为一批。保温岩棉送检三块整板,防火岩棉送检两块整板,复检密度、导热性能、蹭水率、吸水率、燃烧性能等指标。
7-胶条
(1)胶条表面应光滑、无破损、无裂缝,用肉眼仔细观察胶条的整个表面,检查是否有可能影响密封性能的瑕疵。
(2)检查胶条内部和表面是否含有杂质,包括灰尘、沙粒、纤维等,这些杂质会降低胶条的质量。透明胶条可以直接观察内部情况,对于不透明胶条可以用手触摸,轻轻弯折来感觉是否有异物。
8-密封胶
(1)幕墙用密封胶分为耐候胶和结构胶,两者在性能、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上存在明显区别。耐候胶,耐候性强,能抵抗紫外线、酸雨、高低温等环境因素,一般用于幕墙接缝的防水和密封。总结就是,耐候胶主要用于防水及密封,无法受力承载受力。结构胶,强度高,能承受较大荷载和剪切力。粘接性能优异,用于玻璃幕墙的结构性粘接。总结就是结构胶能承载,涉及幕墙的结构安全。
(2)密封胶进场时要核对胶的品牌、规格,是否满足实际需要,有些承包商会偷偷选用小品牌厂家密封胶,或者一开始用的是合同约定品牌,后面偷偷换成了小众品牌,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成本。
内容齐全,很值得学习
内容齐全,已学习。
细节到位,内容深刻,全面指导,值得学习
内容详实,受益良多,谢谢分享
感谢分享,通过上述措施的系统执行,可有效规避材料质量缺陷与施工隐患,保障幕墙工程的耐久性与安全性。
从材料进场验收到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数据直观,学习了
观看材料进场验收内容后,深感建筑材料检测环节严谨复杂,对保障建筑质量至关重要,感谢楼主分享,今后材料验收不会有丝毫懈怠。
内容详尽 值得学习
感谢分享,学习了。
内容详细全面,值得学习推广。谢谢分享
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幕墙施工,本篇所述材料进场验收要点介绍比较全面,实际工作中基本也都会涉及,有较强的指导性。感谢楼主专此分享。
内容详实,值得学习,感谢分享!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更加深刻认识了幕墙材料验收的要点,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谢谢分享!
内容丰富实用且有指导性,值得学习。
内容很细,学到了很多。感谢分享
值得学习
本次学习,加强了对幕墙材料进场控制的认知,感谢楼主分享
谢谢分享,通过学习了解了幕墙材料进场验收质量控制的重点
分享的内容可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学习了。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