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 AI 时代,建工领域也迎来了智能评估的新浪潮。智能评估在建筑施工管理、混凝土结构评估等多方面都有着重要应用。但如何做好智能评估工作,是我们亟待探讨的问题。
从建筑施工管理角度看,AI 技术能通过优化施工计划、预测施工进度、自动监测施工现场等提高施工效率,还能协助成本估算、控制预算、监测安全隐患,从而降低成本,同时辅助施工人员精确测量定位,提升施工质量。但目前 AI 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领域应用处于初级阶段,技术成熟度有待提高,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人才培养和引进以及法律法规和伦理问题也亟待解决。
以混凝土结构评估为例,人工智能可利用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通过图像处理分析混凝土结构照片或视频中的颜色、纹理和形状等特征,识别裂缝、剥落和锈蚀等表面缺陷,并标记位置和严重程度;利用声音处理技术分析声音信号检测混凝土结构中的分层或异音,检测隐蔽的亚表面缺陷;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混凝土结构性能和行为,利用预先训练的模型进行分析和诊断。不过,人工智能在混凝土结构评估中的成功实施,需要准确的数据、相关的模型和强大的算法的结合,还需要定期更新和微调,同时不能忽视人类专业知识在验证和解释结果方面的重要作用。
再看英国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AISI)对人工智能系统的评估,其采用自动能力评估、红队测试、人类增益评估、人工智能代理评估等多种技术,从滥用、社会影响、自主系统、保障措施等方面对人工智能系统的能力和风险进行范围界定和优先排序。这对我们建工领域的智能评估也有借鉴意义。
在实际操作中,要做好智能评估工作,首先要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突破技术应用瓶颈,比如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提升算法精确度。其次,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筑行业可与高校合作,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既懂建筑又懂人工智能技术的专业人才。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建筑行业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如提供人才培训补贴、设立创新奖励等。另外,建立统一的评估标准至关重要,涵盖数据质量、模型性能、安全性、可解释性等多个方面,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还可以构建智能化的评估流程,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手段,实现快速、准确评估,并支持多轮迭代评估,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